艺术中国
中国古籍全录
中国汉语字典
中国书法字典
西汶艺术品
西汶书场
会员登录 | 注册
资料
人物
诗词
提问
展览
画廊
首页
艺术资料
展览展讯
画廊艺馆
历史人物
品茶读书
中国诗词
我要提问
艺术图片
中国黄历
首页
-
艺术文化资料
-
中国武术
-
形意拳专题
解秘形意"七星步"
[2012/5/11]
在张鸿庆传
形意拳
的体系中.以五行拳练气、找劲和行步拳、盘身掌法为三步重要功夫,这三步功夫.每一步的成功,都会使练习者的武功有一次质的飞跃。以五行拳练气、找劲和行步拳、盘身掌的具体练法.本人已有专文在《武魂》上有所介绍。本文仅就形意行步拳的主要步法形意七星步的具体练法。向读者作一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学习形意拳的朋友.都知道形意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母拳。不管是初习者,还是练功有素的拳师.都把五行拳作为每日必修之课.终生常修之功。形意拳的理论吸收了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对应人体内脏为肺肝肾心脾.对应拳式为劈崩钻炮横。古人以阴阳五行生克之道,解析自然界万物之变化规律。以人论,五脏失衡.疾病必缠其身,五脏中和百病不侵。以拳术论,五行生克变化无穷.万变不离阴阳之理。形意拳以三才式(三体式)为立足之本,古有“万法不离三才式”之说,三才者,乃天地人也。习武者以拳术为功,运周天之法,吸取天地万物之精华,以滋补己身,涵养五脏六腑,使中气充盈.疏通奇经八脉,贯通四肢百骸,以强壮体魄.提高心智达到益寿延年之功效。
形意拳动作简单古朴.劲道清晰,步法轻捷灵便。先人有“形意拳功夫出在腿上”之说。灵活多变的步法,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形意拳的功夫。张鸿庆传形意拳的步法有直行步、跟步、三角步、弧形步、四正步、四隅步、阴阳鱼、七星步、九宫步……,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七星步”。“七星步”是张鸿庆传形意行步拳的主要步法。
形意七星步的具体练法是三步一组。如以左三体式起式,左脚向前先迈半步,右脚向左脚前直上一步.然后左脚再向左前方斜上一步.此为一组。然后右脚向前直上一步.左脚再向右脚前直上一步,然后右脚向右前方斜上一步,此为第二组。依此类推,左右轮换向前行步.所行线路好似天上北斗星之星位.固有“七星步”之称谓。“七星步”与龙行步不同,偶见有人练行步拳所走步法与龙行步相似,这是他未得七星步真传之故。前面已描述清楚,七星步是三步一组,每一组的前两步都是直行步,第三步是斜向行步,而不是像龙形步那样完全走弧线形。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步法.其技击内涵也迥然不同。
初习形意七星步,先要有一个走鸡行步的过程。记得我刚学七星步时,老是把握不好步子节奏.老是感觉步子发飘,没有沉稳感觉。师父看我这个样子,就教我先练鸡行步.他让我多观察一下大公鸡走步的样子。他说,大公鸡走步是拿着脚(爪子)走步,一步一步向前走。重心老是在后脚,从不前仆,冠子顶着,脖颈竖着,身体挺拔,非常威武。有了这个感觉,我们行步时,就要有拿着脚向前趟的意念。这个鸡行步与七星步不同点是在节奏上。鸡行步是三步一组(初习时也可以一步一步地体会),但是在走第三步时,要’有一个略微的停顿,出腿前外形上.要有一个鸡形腿(独立步)蓄劲的感觉,式子要略微停顿一下再向前出腿前行,我们门内的说法是练“拿放劲”。而七星步行步时是三步的节奏基本相同。虽然也要求拿着脚向前趟着走,但求走起来是没有停顿的,给人的是有如行云流水.一起呵成的感觉,门内的说法是练“蹬趟劲”。联系七星步要求上盘虚灵.下盘既沉实又轻捷。行步要沉稳.要坐住胯,不要忽高忽低.起伏不定。七星步是形意门的重要步法.有了七星步的基础,以后经明师再一点拨.即可任意变化出其它各种步法。如直行步、斜行步、弧形步、摆扣步、阴阳鱼、四正步、四隅步等。而这些步法的组合应用,也是学习散打技术的必要条件。没有上述各种步法熟练应用,只有手法、招式的变化.用于散打实践是不完善的,也是难以与高水平对手相搏的。
形意拳是内功拳,老辈人说:练形意拳就是练
气功
。这话颇有道理.比如我们练七星步的基本要求是:提裆吊顶,舌顶上腭,松胯屈膝.气沉丹田……。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功态势,所以要想练出高水平的七星步,就要首先练出深层次的丹田内功,我们练得内功叫做丹田内气“提放术”。丹田内气充实了,身体才会有空灵之感,步子才会越走越轻灵。应当说形意拳的普通练法(定步、跟步练法)与行步练法(主要指七星步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功夫。如果说形意拳定步练法,可以把你身上的气(劲)叫出来,那么行步练法(七星步)就是把你叫出来的气(劲)活起来。让它像流水一样在你体内流淌,就像拳经所言:“内中之气独能伸缩往来.循环不已.充周其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洁内华外,洋洋流动,上下四方.无所不有,无所不生。”功夫练到这一步.你的拳可以怎么打都有理.步子怎么走都顺遛,身形怎么变都流畅.可谓有形变无形.无形任意行.无形无象.一片神行。
艺术中国[http://www.artx.cn]
褚广发是唐维禄晚年教出的一个徒弟,褚广发后来又到天津跟张鸿庆学习形意拳的气法、胎息、形意的暗劲打法.学习薛颠的五法:到北京学习尚云祥的赵子龙十三枪(形意大枪)、各种单操手等。褚广发拳学得好.教人也有一套.据褚广发的弟子吴桂忠老师讲:“褚老师教拳特别认真,一开始教你五行拳,他不让你快练,嘱咐你一定要慢练,不怕慢。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耗着.这个式子不到位,不让你走下一个式子。他看着你,耗得你两腿发热发胀,一个劲直突突。”“他说,练拳甭着急,形意就那几套拳,着哈急.气(劲)找准了,功夫扎实了.你想再慢练都不行.到那时气催着你,不快也得快。”
练习形意拳与练别家拳法一样,平时练功讲架式,但我们又不能执着架式.如果太执着了.那么你就会从里到外都紧张僵硬。内家拳讲用意。但意念也不能太重了.要知道意念也是力。你意念太重,也会犯僵的。练武的秘诀应当是自然通顺,但这个自然是属于坚持不懈的练功者。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巧能生绝。你初一练一下,十五练一下的功夫。身心永远也不会自然。
那些艺术大家,不论是攻书画的,还是搞声乐、体育的,他们的杰作,都有一股融于自然的神韵.他们的成功与平日功夫的积淀是分不开的。搞艺术的都讲悟性.特别是习武之人,老辈人常讲:练武要有悟性。这个悟性,不是让你成天坐在屋子里胡思乱想。而是要靠自己的身心去悟,练武是既讲心意,又讲形体的。你光说不练,悟从何来?只有经过逐日的千锤百炼,十年苦功,或许能有所顿悟。没有这个顿悟也就不会有层次.没有这个层次.就是有明人点拨你。恐怕也是圣手难雕朽木.你也不会成才。练武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吃快餐,练武要得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练出精气神;一拳一拳修得金刚体。“七星步”是锻炼形意拳高层功夫的一种步法。要练好掌握好这层功夫,同样需要练好形意拳的各项基本功夫.基础打好了,要练出“看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的上乘形意功夫.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更多
第 1 楼
asdf123
请问:五行拳,行步拳,盘身掌的练习登录在哪期《武魂》杂志上?怎样购买?
>> 欢迎登录会员发表留言 :)
艺术图片
袁晓岑花鸟作品欣赏
科学摄影作品欣赏
“视角独特”微距摄影作品欣赏
“明星角色”Renaud Roche插画作品欣赏
“空灵细微”王自修国画作品欣赏
“食虫植物”Joni Niemela摄影作品欣赏
“微距静物”Ellen van Deelen摄影作品欣赏
“唯美静物”Ashraful Arefin摄影作品欣赏
“人模狗样”动物肖像摄影作品欣赏
“几何之美”Thorsten Schnorrbusch建筑摄影作品欣赏
资料分类
国学
中国画
中国书法
中国历史
中国古乐
中国武术
收藏鉴赏
中国戏曲
古代文学
古代科学
古代教育
中国民俗
资料
刺猬紫檀将点亮红木家具新希望
解惑小叶紫檀常见误区
高古玉和现代玉器哪个更靠谱?
碗口线:解读明式家具的钥匙
中国画:青绿山水笔墨发微
文房清供:明式家具艺术精华的浓缩
宋代家具研究:看古画趣说宋代的案
红木家具之魂:精巧技艺的继承和流传
漆器珍品“百子贺寿瓶”赏析
康熙时期青花瓷的三十个特点
具有最长版画历史的国家:大英博物馆藏中国版画
北宋时期书画收藏概况
古钱币收藏升温 专家提示四大误区
揭秘“百年” 紫檀家具鉴别真假的方法
宋元明清铜器收藏热潮渐起
元明清青花瓷的边饰研究
邱志杰:美术学院和它的假想敌
何光锐:中国画是一种“功夫画”
山西清代戏台藏身番禺豪宅小区
米芾一封炫耀帖:历代点赞一千年
我要提问
元宵与汤圆有区别吗?
放爆竹起源是为祈祷好兆头吗?
年只是传说,过春节这风俗真正形成于何时?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何时,元旦风俗是怎样形成的?
天狗吃月亮指的是月全食自然现象,那中国古时为何有这样的说法?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那本书籍中?有怎样的演变。
“五脊六兽”具体是指什么,有谁知它的来历?
古代在谈婚论嫁之时是那方提亲?是男方还是女方。
有谁知杨式太极拳中的快拳,快拳是怎样演练的?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习俗?
真有降龙十八掌这本武功秘籍吗?
女驸马究竟是小说改编的还是黄梅戏改变的 或者说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
"站着说话不嫌腰痛”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元代戏曲作家中谁创作了《窦娥冤》?有资料介绍的提供一下,谢!
阿诗玛的传说具体地点是在云南的什么地方?
北京圆明园由哪三园构成?在1860年10月18日由( )国侵华军全权代表额尔金下令焚毁。
您好?您对杭州剧有研究吗?我需要您的帮助……
有知道农历六月初六是什么节日?好像各地也有不少习俗的,请支援一下!
生活节奏加快,都快忘记中国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谁知道有关龙的神话传说?(要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