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元稹在《恨妆成》里,大致将女子化妆概括为7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化面靥、贴花钿、描斜红、点口脂。
敷铅粉,相当于现在打粉底。唐代女子喜欢用很厚的铅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以此为美,古称铅华,“洗尽铅华”就这么来的。
但铅粉毕竟是重金属,长期使用的话会让皮肤发青、发黄,妙龄少女变黄脸婆。可这不仅吓不跑爱美的女性,她们还会在铅粉里掺入西域香料,叫“迎蝶粉”,幻想吸引蝴蝶环绕,像《还珠格格》的香妃一样……
唐 · 《胡服美人图》
艺术中国除了美白,唐代还盛行“抹红”,即是敷面之后用手晕开胭脂,涂在两颊,浓的叫“酒晕妆”,淡的是“桃花妆”,显得气色十分红润。
据说
杨贵妃到了夏天流的汗都是红色的。但这还不算是最夸张的,王建在《宫词》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个宫女,卸妆时就跟擦泥一样,洗完之后,盆里的水像泡了一层厚厚的红色泥浆。